close
迷惘,是人必經過程。每次遇見它,思考它後,我總更感謝它。
今年過了4月,我滿30歲了!25歲的我總熱情的想,30歲我一定要做很瘋狂的事情,例如高空彈跳啊、裸體下海游泳什麼的。但現在我,都沒有做這些。
我靜靜地躺在床上,回首過去歷程,我對自己未來30歲的想像、定義與目標,達到了幾個。我決定把這樣的感受寫出來。
我一直都是一個自我要求算高也會給自己壓力的人。一旦沒有持續學習、進步的感受,就會覺得恐懼或是覺得自己很廢。這是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,因為有時狀況嚴重,我會失眠、焦慮、自律神經失調。所以我現在最大的學習是告訴自己要放鬆、要平靜。
就目前來說,我常常覺得大學時期在肯德基打工的回憶很快樂,就像昨天剛發生一樣,但其實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。還有國小時跟父母到處去賣東西,印象很深刻,我都會帶著一本:孫叔叔說鬼故事系列的書,反正沒客人就看書、殺時間。
真正出社會後,20-30歲期間,憑著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工作向前衝,加班、出差都全力以赴,任勞任怨,奴性堅強。
可能也是因為當時,自己心裡暗自下定一些決心和目標吧:
★職場,25歲時的夢想:靠自己的能力面試進到一件制式化大公司,29歲的我,做到了。然而我待了三個月就離職了。才驚覺,堅定的美好不一定真的那麼美好。所以讓我在看靈魂急轉彎時,非常感動。 ★外快,在28歲左右,我就很想嘗試接案當個斜槓人,很幸運的29歲這年在朋友介紹下,也有零散的文案case可接。賺賺外快,體會到彈性的時間安排,只是假日也可能需要工作呦~ ★親情,為了彌補18歲就外出讀大學、工作,成年後沒陪在父母身邊的殘念,我28歲決定回老家,那時候每周幾乎都會帶爸媽去逛夜市、一起吃晚餐,很愜意。真的完成了這個想法後,結婚比較坦然,也比較不會像之前那樣特別特別掛念家人或過意不去。 ★婚姻,29歲的時候訂婚登記了,跟老公克服了很多次的磨合,彼此包容。這個歡迎大家可以去看那篇:我有一個懼曠症老公 ★興趣,29歲開始經營探路客、假日跑去上美甲課程,計畫之後去學瑜珈。美甲是高中開始就有的興趣,雖然還是很少塗指甲,但是總是會被吸引。終於為這個興趣邁出一步了。部落格的經營,老實說是遇到探路客平台後才開始比較認真。
看似好像很美好,對吧。我好像什麼都做到了。
但是,想完這些,我突然有點迷惘!我突然覺得:嗯,做到的都沒有做出成績,沒做到的一樣沒做到。(這跟我上述說的與自我要求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。)
所以,因為迷惘,我也開始自省:沒做到的那些
-
例如,我想去讀在職研究所,但是我沒有努力去執行。
-
例如,我想把英文學得更好或在學其他外語,但還是依然原地踏步。
做到的,卻沒做好,為什麼?
-
例如,我進到夢寐以求的大公司,卻選擇離開。想想是因為我的目標不一樣了。體認到那間大公司環境的一板一眼。我覺得我不想為了追求穩定而像機器人一樣工作、工作、工作。特別是回嘉義那一年,接觸了不同的人、事、物。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,工作是可以與生活平衡的,也可以是快樂的。
我知道,我的心境有一點不一樣了。我自省但我開始懂得給自己空間,我不再咄咄逼人般的逼著自己。
我開始喜歡逛市集,喜歡欣賞、了解每個老闆創業的初衷與模式,喜歡看創意人的想像,非常喜歡看到不同人背後的經歷與色彩。因為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,如果可以透過每個人的經歷讓自己拓展視野,是一件很棒的事情。就像你無法出國,但是看到別人拍的旅行介紹一樣。
我之前喜歡自己做決定,討厭別人反對自己的意見。現在的我更會選擇與別人一起討論事情,傾聽、了解不同的角度,期待不同思維的人可以激出不同的火花。
而這些都是20幾歲、橫衝直撞、年輕氣盛、不懂得放鬆的我、匆匆忙忙工作時候,無法注意到。
30歲是大人了嗎? 不,我覺得我還是一個小孩,我可能還是會做出很粗糙的決定、我可能還是會無意間傷害到別人,我也會很懦弱的大哭。頂多就覺得邁向所以3x開始的年紀,不一定代表是長大。只是知道自己的心境有點不同而已。
想到這裡,我突然好感謝迷惘,沒有迷惘,我怎麼會走到這裡呢?每個重要的決定,如果沒有迷惘的撞牆期與自省,怎麼會有現在心境的我呢?
若每個決定與策略是光明,那迷惘就是陰影吧,形影不離。陰影有大有小,但是它的重要性可以讓我們停留和審視自己。或許不是原本的方向,或許只能邁一小步,或許會停留一陣子,或許是反方向,不管怎麼樣,它就是一個過程:你和你自己的角力,沒有其他人。
這不是什麼心靈雞湯文,就只是一個生日的有感而發。所以生日那天沒有轟轟烈烈的行程安排,我照常去上班,心情平靜也滿足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