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醒
感謝您閱覽我的文章。 當透過文章推薦的購買連結完成交易時,可以幫助我有機會分到微薄佣金持續創作喔!謝謝您的支持👏

目前分類:心情日記抒發 (1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我偶爾會聽到朋友提到想轉職,認為哪份工作他想嘗試看看,總想往把自己放在對的工作位置,但是卻很少為此邁開一大步。
一是必須嘗試,二是嘗試了也不一定會成功,三是時間成本高,四可能要捨棄掉部分原本的累積。
遇到想轉職的朋友我總會鼓勵他們先去嘗試,例如想做UI設計就去學相關軟體與知識。只是幾年後他們還是在原本的領域打轉。這完全可以理解,因為轉職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。特別是吃經驗的工作。
我從電商轉行銷,也想從行銷轉網站PM,雖然去學習了例如像wireframe等概念,也很喜歡做內容,但是在PM等領域上因為經驗不足還在過渡期中。目前也在審視自己、思考,累積經驗。當我看到有些轉職成功的文章分享,我覺得他們很厲害的地方是,轉職會有個過渡期,因為是新的領域,而他們已經克服,而這是我現在轉職遇到的困難點。
所以我認為的真正轉職流程會是:
一必須嘗試,二嘗試了也不一定成功,三時間成本高,四可能要捨棄掉部分領域的累積,還有最重要的是五進入新領域後的過渡期。
克服了第五點後,我想才是真正能達到的轉職成功,而且也可以正式累積新領域的經驗,並專心的體悟比起原本的職涯:轉到新的跑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對的位置。(但其實一但有轉職的決心並開始執行了,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有深思好自己想轉職的原因。)
然而,我覺得第五點,也有點機會與運氣,運氣好就會遇到貴人以及適合自己的職場環境,去克服那個過渡期,運氣不佳可能就需要自己多一點的抗壓或是再重新審視自己的能力。如果連過渡期的適應都克服不了,那可能就要思考自己想轉的跑道方向是不是真的適合?
對的位置沒有別人可以給你,要從認識自己與自己的心去尋找起。雖然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年紀有了,也已經出社會幾年了,要和原本就在自己想轉的領域的人競爭起,機會更渺茫了,這樣想是絕對沒有錯,但也不至於要絕望。因為本來機會就很少,但如果真的很想要,就在面試的時候積極爭取,不管有沒有想要的結果獲成功,嘗試多了,經驗有了,也是人生的一種體會。或許會因為這樣而碰撞出全新的想法或其他道路,那也很好啊。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次回想自己的人生歷程,我覺得自己最有創意的一次 "提案" 是讀高職的時候,地理老師的作業,要我們提出一個地方介紹地理位置。什麼地點都可以,只要你講得出來就好。
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不想去介紹台灣或其他國家的地理,覺得很多國家地理課本都有教了,要講就要講課本沒有的。
也不知道哪來的堅持,一直在想,除了課本沒有之外,還要很創意!
後來我經過書局,剛好看到國家地理雜誌的書再打折,那本書是介紹火星,還附有火星的地圖!我就拿自己的零用錢買下了,心裡想著:就是這個了!因為還有地圖,我可以再介紹地理位置的時候順便貼出來講,道具都準備好了。
當時還洋洋得意地覺得自己太有創意了。
上台那天到來了,我就說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地理位置是火星,然後就很洋洋灑灑的貼起地圖,看著台下老師、同學小驚訝到茫然的表情,自己就開心的看著地圖講起來了...。可能自己對宇宙、侏儸紀恐龍那類也是有興趣的,所以當下覺得多認識不同星球也不錯。
雖然覺得學生時期的自己很有創意,但另一方面想想是不是太跳tone了,台下的人應該很傻眼吧,哈哈。結果做了這個主題,最後對這件事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XD
會想分享這件事情是覺得感受總是一體都有兩面。有些當下覺得可行、很有創意的事情,事後想想反而覺得太跳、太over。
關於一體兩面,我還想到一個故事,我曾經請朋友幫忙分析自己小姪女的人類圖解說,他說小姪女有個特色,叫 "天才與瘋子" (我有點忘記了,但是大概是這個意思吧)
朋友解釋小姪女會有很多想法,常常會講出不是一般人會想到的方式,如果今天有人邀請他分享她的想法,可能會有人覺得:哇!她的想法真棒,真是天才。如果今天沒有人邀請她分享,但是他卻自己說出來,可能會讓人覺得:怎麼可能做得到,真是瘋子。
就像愛迪生說:我要發明電燈,但是大家都覺得他是瘋子,
然而當他真的做出來以後,大家就會覺得他真是天才,居然完成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。
一體兩面:天才與瘋子,創意與跳tone...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看到膚色議題,想分享一下想法。
打從一出生我就是黑珍珠一枚,黑到我媽以為他生了一個男孩子,因為家族並沒有比較深色肌膚的基因,所以當我媽知道是女生的時候,他整個很打擊,女生就算了,還這麼黑。全家人只有我爸最肯定我,因為我的膚色最像他,我爸是曬黑的,超陽光黑那種,哈哈哈。
特別是我姊出生時白的透亮,我弟出生時亮的透白,我夾在中間顯得反而更突出。每年過年好像只要聽到親戚說一句:妹妹你有比較白喔,就好像是一種讚賞與肯定了。
雖然從小就被家人、親戚灌輸要美白的觀念,但是我都沒有放在心上很久。
  • 小孩子時期,我不懂:我為什麼一定要白?  因為不知道就不管了~
  • 青春期懂事後,捫心自問:我為什麼要變白? 我還是不懂。我的肌膚構造很完整,沒有少一塊肉,也沒有毒不會害到任何人,只是顏色深了一點有怎樣嗎?。
雖然我也會覺得跟朋友拍照時自己膚色偏黑,但是我從來就不覺得自己很醜。我一直覺得醜和黑是不同的東西,不是黑就冠上醜,白就是美。這是很奇怪的邏輯。
我只有小時候一直被家人或外人批評自己很黑很醜,導致沒自信。也曾經被取笑,黑人、皮膚病、黑骨雞、媽媽是不是都喝醬油啊這一類玩笑或戲謔的話等,雖然很難過也自卑過,不過現在想起來也沒有什麼了。
而且我也不知哪來的想法,有時候都會想,我天生比較深膚,應該是老天想要給我某種使命吧(笑)
難道我都沒有努力要去美白過?
有喔!當然有,雖然我也曾經去買一系列都是主打美白產品,每天要努力"變白",不過通常都三分鐘熱度。而且真的就像歌手阿爆分享的,天生黑肉底,塗抹那些產品,就只是把皮膚"變亮" 但沒有變白。
就算、就算、就算、就算盡力白了個2階,站在我姊天生白膚的旁邊,在家人眼裡,我還是黑XD 最好笑的是,到了戶外無防曬的話,90天的努力,我可能3分鐘就黑回來了。
不過,我出門還是會想做好防曬的保護,穿長袖,簡單塗防曬。我很喜歡天生的膚色,沒有想追求白皙膚色也沒有想要更黑,傾向自然就好。有時候真的曬太黑還是會敷美白面膜保養一下,皮膚太乾了擦個保濕滋潤一下。
幸好,健康美的熱潮漸漸起來,我開始從美白議題,轉換到了解黑膚的女生怎麼打扮會比較好看,以前會去看藝人小嫻、模特兒林又立、蔣怡這些人穿搭或是焦糖肌的穿搭文章。
自己接納自己、自己喜歡就好
現在,因世代不同了,審美多了很多的角度去欣賞。不再是「白就是王道」,所以我覺得有更多的資訊可以去參考,尋找適合自己的打扮或模式。
喜歡白膚就很努力美白,喜歡黑膚就曬黑,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肯定自己、接受自己。
自信這件事情我也還在學習中,雖然還不到穿什麼顏色和打扮都可以非常有自信地走出去,但現階段是到比較了解自己和喜歡的東西。目前會參考的打扮是喜歡比較偏微歐美的風格,因為歐美蠻追求健康美的。
如果是韓系衣服就會看模特兒膚色來假想適不適合自己,當模特兒皮膚白皙穿起來很美的時候,就不見得適合自己的膚色。或是網拍也會特別留意健康膚色的模特兒穿搭的所有衣服,再看體型等考慮衣服、飾品適不適合。
台灣的話,我也有追蹤Molly IG,觀察打扮,Molly是我覺得膚色深卻又穿什麼衣服都好看的人,因為自信心超棒,超十足,是希望未來可以達到的自信目標。Youtube 也很多健康肌膚的彩妝介紹~我都會當路人粉多看看,多參考~
最後想鼓勵那些因自己膚色沒自信的人,可以肯定自己,不管黑膚、白膚,只要有自信就是好膚!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我這幾天才體會到的事情,正如我前篇提到,這幾天剛搬玩家,其實也搬兩週了,剛開始搬來第一、二天還好,可是從第三天開始被樓上的走路"蹦蹦蹦"聲音,或是拖東西的聲音吵到有點焦慮→煩躁→失眠→憤怒,再下去真的覺得可能要得憂鬱症了。
跟房仲看房的時候還沒看到相關公告,是到了搬家那天,有看到管理會把叮嚀住家降噪的注意公告貼在電梯裡,那時候心裡就有點不安的想:有可能是想叮嚀新搬進來的住戶不要太大聲,因為跟我們同期搬進來的還有另外2戶;也可能是近期有某層樓很吵被其他住戶反映?
因為我本身就是高敏感的體質,比起一般人,有時候一點聲音、一點光線都能影響我睡眠品質或刺激我的焦慮,我曾經租到上面也很吵的套房,你如果問我住在那間房子的回憶,我只會說,我的精神很不好,除非我把自己搞得很累,不然晚上都容易失眠,而且脾氣暴躁,做什麼事情都覺得很煩,也會莫名想哭。每天都對樓上很生氣哈哈。
現在,第三天開始,晚上、早上、中午,不定期都會傳來聲音,我開始有點擔心買的這間房子會不會重蹈我以前租房的覆轍,不行,我不想再在經歷那個時候的精神狀態了,既然都花錢買了,一定要住的舒坦啊。
於是第一周,受不了的我就傳line跟管理員說,請他跟上面的住戶傳達聲音小聲一點,或是東西輕放。管理員也說他會代傳,後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覺得隔天聲音有小一點,但是就只有隔天!第三天開始又來了....
這時候我就一直跟老公提說,我真的覺得很吵...
因為老公是個一般人,雖然他也覺得吵,但是精神上沒有像我這樣被影響焦慮,我覺得如果我是60分的煩躁他可是20分吧,而且我最佩服是,他是個可以5分鐘就睡著的人....這時候就很討厭自己這麼高敏幹嘛...然而我又不能控制自己天生的基因QQ
我還想方設法,要用手機去把噪音錄起來,想起來也算是非常土法煉鋼的方法,因為手機怎麼錄都錄不到那種牆壁的腳步聲,而且像我說的是不定期的噪音,有時候聽到聲音來了!逮到機會了!手開錄音站在床上,努力靠近天花板想錄清楚,舉了五分鐘像在拉筋、練手臂減肥一樣,卻又一個聲音又沒有...哈哈哈。
然後我又上網查樓上噪音怎麼舉證、蝦皮錄音設備等等,一直覺得一定要錄到證據告訴樓上住戶,才能有力的說服他們:你們真的吵到我了。
這假日,老公看我這樣,可能他也有點被吵到受不了了(終於啊....)就說,不然我上去反應一下好了。因為我說我也要跟就一起上去了,出門前,公公有提到他們有一個小孩可能是那個小孩在吵...
叮咚,一開門就是一個看起來叫阿嬤的人,我們當然就直接表示我們住樓下覺得腳步聲很吵,想請他們小聲一點等等,阿嬤也說家裡有個四歲的小孩,所以抱歉會再留意。
雖然沒看到小孩,但是因為我有聽到小孩的聲音了.....所以也已有90%的認知、理解和心理準備。
經歷了反映這件事情後,因為真的知道樓上是有一個小小孩,並不是樓上自私製造噪音,我突然豁然開朗了。
雖然反映以後,樓上也真的有改善70% (至少今天早上我沒有被腳步聲吵醒),但是偶爾還是會傳來腳步聲,然而也因為知道是小小孩傳來的,我突然就不焦慮了。因為可以體諒。所以我反而又能安心地繼續躺著休息。

原來我的焦慮來自於未知,有一個交代後突然都解決了。
未知:不知道樓上是不是自私的、故意的製造噪音?
未知:不知道樓上為什麼製造噪音?
未知:噪音究竟要持續多久?
一個交代後,每次有噪音發生,我一點都不糾結了,雖然還是會因為聲音被吵到,但是因為我有2個同齡的姪子,我知道小孩需要的活動狀況。所以我完全可以體諒。
已知:樓上不是故意製造噪音。
已知:因為有個小孩需要活動空間。
已知:可能到小孩懂事以後。
這個體會其實讓我是喜悅的,焦慮往往來自於不安,當知道事件的本質後,也因為理解就不執著了。所以當焦慮的時候,除了想解決的方式之外,也可以去了解導致焦慮的原因,或許理解原因後可以讓自己心態轉向,心態有了出口,問題自然而然就變小了。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常常會受到一些句子的鼓舞,端看當下什麼心情,有時聽起來看似很有道理,但親身體驗或有實際的人生經歷後,其實做起來發現真的很困難,或是做起來根本就很雷或很屁!以下是我最近想分享的3句:
1. 能者多勞
沒錯!職場上這四個字有時候真的是大雷窟!什麼能者多勞,我薪水有比其他人多很多嗎...? 當我剛出社會的時候真的老實的覺得,能者多勞、能者多勞,因為我像海綿吸收,也想把握透過面對不同事情能學到經驗,所以我也因為這樣很認真工作,「能者多勞」的很甘願。
But 當你有一定工作歷練,公司還在那邊告訴你能者多勞,多接幾個案子多跑幾件專案,進度,你只會覺得很幹、被壓榨,另外還有同事在旁邊推事情、甩鍋等,上一秒就算想用能者多勞安慰自己,下一秒也只會神暴怒:誰要當能者啊!我以前也會用這四字開玩笑安慰朋友,最近真的是越來越說不出口...
我常常暗自心想,當員工有自覺或是懂得反應事情太多時,公司還該慶幸。若當能者員工因為這樣覺得太累只好開始學習跟其他人一起裝廢,公司真的要警惕。所以管理者真的很重要,工作調配,千萬不能因為是能者就全部推給某一人做,還是要適度分配。
2. 勝不驕,敗不餒
這句話是上周看全明星運動會,錢姊說:常常聽到一句話,勝不驕敗不餒,但是他覺得很屁...
「運動員勝利了怎麼可能不會因為自己的辛苦練習而感到驕傲,失敗了怎麼可能不會因為自己的辛苦練習而感到扼婉、氣餒!」
原來也是有人親身體驗下,不認同名言而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啊,而且想想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,也是促使我決定整理這篇文章,一起分享。
3. 感謝那些曾經傷害自己的人
在青春期的時候,我看到電視上的名人被採訪時都很大度的說:「感謝那些曾經傷害我、討厭我的人,因為有他們我才能夠成為現在的自己。」
當時的我,眼睛閃爍,深深被這樣的說詞感動!覺得那些名人真的好大肚量喔,我以後一定要學起來,若有機會被採訪一定也要這樣說,來展現我的人品和風度。
只是目前我已經邁入30 了還沒被採訪過哈哈哈(應該沒人在意),好的,那不是重點,重點是每當夜深人靜時,我每想到曾經在職場上欺負過我的人,我真的還是很生氣、不想原諒也非常討厭,完全無法感謝他們耶!
雖然能理解明白當時被採訪者的大肚量說詞,但我還是無法做到感謝傷害過自己的人。
我只能非常感謝一路以來提點我、提攜我,感恩在我跌倒的時候即便沒拉我一把,但用忠言逆耳警惕我的人。
直到現在,只要想到我曾經信任的人用小惡、自私、人身攻擊狠狠推我一把、傷害我的人。雖然這些難過、挫折和失敗都能讓我學習,但我還是無法原諒,還是會對那些人很感冒、很生氣!
所以喜歡就是喜歡、討厭就是討厭。
後來我就覺得:嗯,要感謝那些傷害自己的人這樣善良的話,果然,我還是說不出口XD,索性就這樣吧~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其他親身體驗過,覺得雷雷的名言佳句(可能很多),一起來分享吧~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迷惘,是人必經過程。每次遇見它,思考它後,我總更感謝它。
今年過了4月,我滿30歲了!25歲的我總熱情的想,30歲我一定要做很瘋狂的事情,例如高空彈跳啊、裸體下海游泳什麼的。但現在我,都沒有做這些。
我靜靜地躺在床上,回首過去歷程,我對自己未來30歲的想像、定義與目標,達到了幾個。我決定把這樣的感受寫出來。

我一直都是一個自我要求算高也會給自己壓力的人。一旦沒有持續學習、進步的感受,就會覺得恐懼或是覺得自己很廢。這是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,因為有時狀況嚴重,我會失眠、焦慮、自律神經失調。所以我現在最大的學習是告訴自己要放鬆、要平靜。
就目前來說,我常常覺得大學時期在肯德基打工的回憶很快樂,就像昨天剛發生一樣,但其實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。還有國小時跟父母到處去賣東西,印象很深刻,我都會帶著一本:孫叔叔說鬼故事系列的書,反正沒客人就看書、殺時間。
真正出社會後,20-30歲期間,憑著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工作向前衝,加班、出差都全力以赴,任勞任怨,奴性堅強。
可能也是因為當時,自己心裡暗自下定一些決心和目標吧:
★職場,25歲時的夢想:靠自己的能力面試進到一件制式化大公司,29歲的我,做到了。然而我待了三個月就離職了。才驚覺,堅定的美好不一定真的那麼美好。所以讓我在看靈魂急轉彎時,非常感動。
★外快,在28歲左右,我就很想嘗試接案當個斜槓人,很幸運的29歲這年在朋友介紹下,也有零散的文案case可接。賺賺外快,體會到彈性的時間安排,只是假日也可能需要工作呦~
★親情,為了彌補18歲就外出讀大學、工作,成年後沒陪在父母身邊的殘念,我28歲決定回老家,那時候每周幾乎都會帶爸媽去逛夜市、一起吃晚餐,很愜意。真的完成了這個想法後,結婚比較坦然,也比較不會像之前那樣特別特別掛念家人或過意不去。
★婚姻,29歲的時候訂婚登記了,跟老公克服了很多次的磨合,彼此包容。這個歡迎大家可以去看那篇:我有一個懼曠症老公
★興趣,29歲開始經營探路客、假日跑去上美甲課程,計畫之後去學瑜珈。美甲是高中開始就有的興趣,雖然還是很少塗指甲,但是總是會被吸引。終於為這個興趣邁出一步了。部落格的經營,老實說是遇到探路客平台後才開始比較認真。
看似好像很美好,對吧。我好像什麼都做到了。
但是,想完這些,我突然有點迷惘!我突然覺得:嗯,做到的都沒有做出成績,沒做到的一樣沒做到。(這跟我上述說的與自我要求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。)
所以,因為迷惘,我也開始自省:沒做到的那些
  • 例如,我想去讀在職研究所,但是我沒有努力去執行。
  • 例如,我想把英文學得更好或在學其他外語,但還是依然原地踏步。
做到的,卻沒做好,為什麼?
  • 例如,我進到夢寐以求的大公司,卻選擇離開。想想是因為我的目標不一樣了。體認到那間大公司環境的一板一眼。我覺得我不想為了追求穩定而像機器人一樣工作、工作、工作。特別是回嘉義那一年,接觸了不同的人、事、物。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,工作是可以與生活平衡的,也可以是快樂的。
我知道,我的心境有一點不一樣了。我自省但我開始懂得給自己空間,我不再咄咄逼人般的逼著自己。
我開始喜歡逛市集,喜歡欣賞、了解每個老闆創業的初衷與模式,喜歡看創意人的想像,非常喜歡看到不同人背後的經歷與色彩。因為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,如果可以透過每個人的經歷讓自己拓展視野,是一件很棒的事情。就像你無法出國,但是看到別人拍的旅行介紹一樣。
我之前喜歡自己做決定,討厭別人反對自己的意見。現在的我更會選擇與別人一起討論事情,傾聽、了解不同的角度,期待不同思維的人可以激出不同的火花。
而這些都是20幾歲、橫衝直撞、年輕氣盛、不懂得放鬆的我、匆匆忙忙工作時候,無法注意到。
30歲是大人了嗎? 不,我覺得我還是一個小孩,我可能還是會做出很粗糙的決定、我可能還是會無意間傷害到別人,我也會很懦弱的大哭。頂多就覺得邁向所以3x開始的年紀,不一定代表是長大。只是知道自己的心境有點不同而已。
想到這裡,我突然好感謝迷惘,沒有迷惘,我怎麼會走到這裡呢?每個重要的決定,如果沒有迷惘的撞牆期與自省,怎麼會有現在心境的我呢?
若每個決定與策略是光明,那迷惘就是陰影吧,形影不離。陰影有大有小,但是它的重要性可以讓我們停留和審視自己。或許不是原本的方向,或許只能邁一小步,或許會停留一陣子,或許是反方向,不管怎麼樣,它就是一個過程:你和你自己的角力,沒有其他人。
這不是什麼心靈雞湯文,就只是一個生日的有感而發。所以生日那天沒有轟轟烈烈的行程安排,我照常去上班,心情平靜也滿足。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前天在金石堂書店翻到這本書:『兩個女人住在一起-非關愛情的同居時代』因為我只是大概翻一下,所以我沒有什麼對書的心得,倒是有一些心情。

多元成家 非關愛情 心情 分享 書

我身邊有一位阿姨,他從未結婚,我從小就覺得阿姨這樣單身真的很棒。自由自在。自從上大學,受到同儕影響也開始嚮往談戀愛,可是都沒遇到對的對象。因為大學時一個住外面,發燒時還要拖著病懨懨的身體去看醫生,這時候也會不禁想,雖然單身很棒可是老了一個人,生病或受傷的時候,好像會很辛苦。

多元成家 非關愛情 心情 分享 書

( Photo by Vlad Sargu on Unsplash )

現在有"多元成家"了,這個多元,在還沒翻到這本書前,都會想成是建立在愛情之下的....但是原來是我狹隘了。多元除了無性別限制,也可以建立再超越友情的親情。所以這本書的出版,給了像我這樣沒想到的人,開啟了另一個方向。
這本書以我大致上的理解,是兩個女性(應該是友情)因為單身但是擔心孤單或一個人住久了、老了有問題身邊沒有人陪伴,所以決定住一起。感覺已經超越友情,但不像愛情? 的描述著他們想處的生活。(抱歉,我真的沒有翻很多頁,如果我有誤解,也請看過書的朋友可以分享心得)

多元成家 非關愛情 心情 分享 書

(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)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很合得來的室友,不管是同性或異性,總之你跟他就不是愛情的火花,也不想談戀愛。可是雙方生活習慣又很合得來。對方就像是你的長輩、有時是同伴、有時是玩伴、有時就是學習、可交流的對象。雖會吵架但因為有很深的交集了,所以總是像家人一樣不知不覺就講開和好了。就是沒有血緣的家人的感覺。
如果彼此都是好朋友,單身也沒有想要談戀愛結婚,熟悉度已經像家人了,為什麼不直接當家人? 此刻"多元"這兩個字我真的覺得取得真好。
早在多元成家議題還沒這麼盛行時,我的單身阿姨,他身邊有幾位值得信任的單身女性知己,聊天就會互相開玩笑說:未來年紀更大了,大家可以買一棟房子住一起,彼此照應照顧。
現在有了這樣的多元成家的保障,未來在公家機關也不用擔心法定程序的問題。即便不是愛情,是友情的方式,老年的時候好友大家一起當家人,總比到陌生療養院機構還要幸福。

 
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看心情,有時候會很喜歡看哲學的書。喜歡看那種沒有對錯的哲學問題,再思考或與他人交流想法,我覺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。
前天看了一本書是:甘願被吃的豬。裡面有2個問題很有趣,所以想分享。
第一個故事大致如下
主角A是一個吃素的人,但是有一隻豬會講話告訴A說,他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努力被養得白白胖胖的給A吃,果然到了殺豬的那天,那隻豬非常榮幸的上了屠宰場,肉廠也將那隻豬的所有肉汁品送到了A的家裡,你覺得A該吃這隻豬嗎?
哲學 甘願被吃的豬 分享 書本 故事
( Photo by Pascal Debrunner on Unsplash )
第二個故事大致如下
世界上有一種雞,突然變得無感、無腦、無知、無痛,就像植物一樣的生物,當連要殺雞來吃都像切番茄一樣簡單時,若是吃素的你,你會吃這種雞嗎?
哲學 甘願被吃的豬 分享 書本 故事
( Photo by Max Kleinen on Unsplash )
先強調,我認為這種問題沒有對錯,不須批判也無須爭論。我喜歡聽到發表想法,然後理解就好,或許會有人提出很有趣 或是其他人沒想到的觀點。
我後來就問老公這兩個故事他會怎麼做,第一個他說他如果是A不會吃那隻豬,因為被A吃,那是那隻豬的願望,不甘他的事。第二個他說,他會吃那種雞。
如果是我,我可能會吃那隻豬完成他的願望,所以我聽到老公的說法時就覺得他說的理由也沒錯!!豬的願望雖然是被A吃,但A為什麼一定要吃?這種想法很有個性。第二個我如果吃素,應該還是不會吃那種雞,因為對我來說,他還是某一種動物呢....
 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找房 看房 重點 心得 分享

( Photo by Kara Eads on Unsplash )

最近新手看房,重點統整一下心得:
1. 地點評估,盡量找交通方便的地方(捷運公車)。附近汽、機車好不好停。
2. 避免嫌惡設施,瓦斯行、宮廟、加油站、公墓等。
3. 屋齡與生活機能考量,附近生活機能便利嗎? 例如會自己煮飯,那有無超市可以買菜方便。如果是外食族,附近有沒有餐廳方便用餐。屋齡會不會太高,方屋建構是否安全? 吳柏毅或富胖達送不送的到? 馬路會不會很吵
4.室內格局,動線是不是順利、通不通風、有無潮濕、 房間有無對外窗、視野可不可接受、光線可否充足、有無陽台可否曬衣、加蓋哪些設施等。在意風水,就要留意有沒有路沖、格局有沒有什麼煞氣如何避免。
5. 牆面管線,有沒有嚴重壁癌、造成壁癌的原因、水管有無發生漏水問題(特別是廁所)、電線有沒有重拉、是否有獨立水塔、天然瓦斯還是瓦斯桶、水塔清潔、消防安全設施等
6.裝潢評估,是否需重新大整修:地板、天花板等,室內門、窗等。費用可能花費。
7.社區機能,每月有無管理費、費用多少、有無垃圾回收、若無,垃圾車幾點來、多久電梯保養一次、費用怎麼算、有無停車場、停車場使用方式與費用、社區公設、公設使用費用、大樓組織與管理方式等
8. 屋主售屋原因,是投資客還是房東還是屋主自住? 自己住多久、租給人多久、為什麼想賣,也可以問一下房仲,觀察房仲有沒有顧左右而言他之類的
9.購屋預算,買賣屋價格談判、銀行貸款多少、銀行估價等、仲介費用抽多少等
10.多看幾次+同家人的意見,如果真的喜歡,可以早、中、下午、晚上,大太陽或下雨不同時間點各看一次。也可以多帶不同家人與信任的朋友參觀,每個人會對房屋的優缺點看法都不同,看完可以聽聽別人的心得,或許他們會注意到你沒注意到的地方。
11. 觀察鄰居與聲音,附近居民感覺怎麼樣,出入有沒有很複雜,會不會很頻繁有小孩哭聲或是寵物哭聲,樓梯間的公共空間有沒有堆放私人物品等
最後就是踏進屋的第一個直覺與感覺非常重要。如果條件不錯,但感覺就是不喜歡,就不要勉強,找下一間吧!

 
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陣子KPOP 掃起一陣霸凌爆料,有許多韓星在學生時代可能有80行為被爆料出來。
霸凌的定義,查詢維基百科解釋,是指帶有惡意、情緒的評論、言語或行為,無論時間長短,惡意多寡,只要有霸凌的行為就是一般所謂的欺負他人。不論是在哪個場所、形式、針對的對象或目的等。
80類似的事情、新聞,其實一直都沒間斷過,就連我小時候也被霸凌過(幼稚園的時候),因為我不會注音符號所以就被別的小朋友瞧不起、捏肉、孤立了。也曾因為自己天生的巧克力膚色,被笑是黑人什麼的。
行為 霸凌 心情 分享 倫理課堂
( Photo by Ilayza Macayan on Unsplash )
讓我不禁想霸凌這件事情,可能每個人幾乎都有遭遇過吧。不管是言語、肢體、情緒、甚至只是一個表情。
受害者的可憐處境,常常引發第三者的同理或同情心,進而想要去讓加害者得到報應。或是受害者長大後,若憤恨沒消失就會想報復加害者。
本來就應該「惡有惡報,善有善報」呀。我曾覺得加害者這麼可惡,被用極刑報復就是報應,活該。
直到最近看到了日本一部漫畫:倫理課堂,第3章的短篇故事,提到霸凌的故事,故事中一個男同學因為家裡很錢,常常拿著家裡的錢去炫耀,巴結朋友。也仗著自己家的權勢,所以講話總是強硬的以自己的理論來與同學爭辯,因為這樣常常惹大塊頭同學不愉快而被拳打腳踢、霸凌。
行為 霸凌 心情 分享 倫理課堂
後來遇到倫理老師,老師隱晦的告訴他,霸凌者雖然有可惡的地方但被霸凌者也不見得都沒有責任。於是男同學間接想到,他跟同學的說話方式其實一直都不是很好。
老師另外也以抽菸舉了一個例子,他在沒有人的教室裡抽菸,但是女老師卻憤怒地將他趕出教室。究竟是女老師霸凌懦弱躲在教室抽菸的他,還是在教室抽菸的他自私的霸凌了吸到二手菸的人?
不過男同學有趣的給了老師一個答案:就不能戒菸嗎?
我們都知道抽菸不好,但是在這個情節哩,我看到的重點是:一件事情都有兩面。
前幾年,我們與惡的距離,雖然我沒有看過的劇情,但大概知道局情已有探討到,或許隨機殺人者的確可惡,但是每每談到殺人的背後動機就會連同家庭背景一起被掀出,媒體輿論也容易渲染導致殺人者的家人,也可能被網路語言霸凌,甚至個資都翻出、廣傳。
再說到前陣子,也看到一群國中生,霸凌一個國中女生,連甩了好幾十次的巴掌,倒飲料在頭上。看的讓人拳頭都硬了。當家長、學校、警察都介入調查了,霸凌者中一個男同學卻還是被網友約出去拳打腳踢以致手骨折。
以暴制暴或許大快人心,但是思考事情背後的意義是:那些網友也變成霸凌者了,而原本的霸凌者男同學變成受害者。一個循環。
思考這些後,比起之前單純旁觀 "覺的霸凌者就應該得到一樣的報應呀!"的我,現在我會更認真的思考、看待霸凌的事情。最後想再分享,倫理課堂漫畫裡,我很喜歡的一段話...
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---老子。不管好人壞人都是好人,如果不這樣想,有一天你會反過來欺負那些壞人。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被Youtube奇妙的演算法推薦坂井泉水的人生紀錄,才認識了這位ZARD主唱。還是孩童時期的我聽過小當家主題曲,原來就是他演唱,喚起了小時候的回憶。

w1200.jpg

圖片來源:LINE TODAY

坂井泉水,本名蒲池幸子,1967年出生,當過一般上班族,後被星探發掘(長得清秀漂亮)模特兒出道,因為喜歡音樂,參加音樂選拔,雖然落選但是被Bing社長長戶大幸相中,以藝名「坂井泉水」出道,並成為ZARD樂團主唱。坂井泉水想走的歌路是搖滾樂:可以讓人們在KTV輕鬆歡唱的搖滾樂。因為樂團成員流動率偏高,只有坂井泉水持續唱歌。

因此大眾漸漸將坂井泉水與ZARD畫上等號,坂井泉水就是ZARD的靈魂人物。

擁有很高顏值得坂井泉水本身並不喜歡面對鏡頭,可以說他完全是靠歌藝與才藝大紅的。ZARD樂團雖然在日本大紅但是樂團只辦過7次演唱會。坂井泉水本身也非常注重歌曲的歌詞質量,希望寫出可以打動人心的歌詞。投入大量時間在音樂創作上。後期因為身體生病並發現罹癌,在醫院治療時,不慎摔傷,頭部重挫而過世。過世後,所屬事務所發出聲明,大眾才知道,大眾才知道他已罹癌一年的消息。享年40歲。

 

坂井泉水在日本最受歡迎的歌曲之一是「別認輸」,日本經典的應援歌曲。會想特別提出這首歌是因為,近期我也被這首歌鼓勵著,被坂井泉水的正能量感動。

坂井泉水

圖片來源:波波黛莉

他就是典型的默默做著自己的工作,在自己的領域努力追求卓越。非常嚮往這樣的個性與生活方式。坂井泉水是我近期看過最特別的女歌手,總是淡妝登場,無過多的點綴,無負面緋聞,不譁眾取寵,單純以歌曲質量取勝。正向的心態,推出的歌曲也是,低調內斂。
謝謝坂井泉水的創作,還有他的美好。ZARD的歌曲仍繼續正向的傳唱著。相信未來也會!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僅為自己心情抒發
如果我有一台新冰箱,我會想把父母從小到大的歷史事件紀錄冰凍起來。
這樣我就可以回到他們小時候,看到我的阿祖長怎樣,如何寵壞我的父親卻又甜蜜的笑著。看到我阿公和阿嬤是怎麼樣用扁擔挑著我爸爸和叔叔,從家裡一路走到山上去工作。看到我爸爸北上打拼的叛逆與辛苦,了解他的成長歷史。
我也會把媽媽的紀錄拿出來解凍後一探究竟,從她身為長女照顧弟妹、養鴨辛苦,到過年的時候她總是跟我們分享,小時候賣糖果賺了好多零錢那個時代。廟會的熱鬧、吃雞腿的滿足還有在重男輕女的年代她吃的苦頭。體會母親身為長姐的角色,一路承擔照顧著家裡的心甘情願。
我會像旁觀者一樣的站在旁邊,不出手、不幫忙,不擾亂他們的人生,但是就是觀摩的看著,我的父母是如何成長以及他們的心情。
如果我有一台新冰箱 作文 心情 日記 抒發
Photo by Squared.one on Unsplash
如果我有一台新冰箱,我會想把自己和老公的心路歷程冰凍起來。讓小孩一樣可以解凍後,看著我們的成長紀錄。
傳承給我的小孩和孫子,告訴他們你們也可以回到媽媽小時候的年代,去體會媽媽這個年代的酸甜苦辣。可以看到你們的阿祖和外公、外婆、爺爺、奶奶,是如何教育媽媽以及他們的辛苦。讓他們知道媽媽曾經跌倒的路,曾經吃過的虧。以及快樂和開心的回憶。
這些都無法用言語傳達,我會希望他們自己親眼去看一看,就像看著家人的自傳一樣。學會同理心、有好的示範、也有不好的範例。可以學習也可以對照。
 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城市地下人行道裡有一個又髒又臭,不會有人多看一眼的老乞丐,老乞丐一直都坐在地下道乞討。但是他有支神奇的魔笛,善控魔笛的話,可以吹出優美的曲子,而優美的曲子能控制三個魔力幻化的女人,吹的曲子越美,三個女人就可以幻化成不同美女,如實達到吹笛人的心願。
當人們發現乞丐有這個祕密後,新聞大肆報導,各國的富豪、總統開始爭先恐後的搶奪這支魔笛。需要女人去當間諜、需要女人誘惑爭產、需要她們當作打手、需要....。
魔笛經過爭奪、拍賣、戰爭,輪流到不同有權有勢的人類手中,只是那些上位者,卻發現魔笛異常難吹,不是吹不出聲音,就是吹得很難聽。最後都被那些女人反噬,不是被殺死,就是被搞得生活一團亂。
於是那三個女人,需要魔笛美妙音樂療育的魔力女人,逐漸越來越劣化,越來越難控制,終於爆走,開始在大街上如殭屍、如吸血鬼、如怪物大開殺戒。
每個人都人心慌慌,深怕三個女人突然出現在自己的城市,害怕自己變成獵物。而魔笛也失蹤了.....
夜晚,我走在繁華的大街上,那三個女人突然出現了,在大街上大開殺戒,吸血、傷害樣樣來,已經不能稱她們為人了,她們已經變形的像喪屍、長出抽露的翅膀,像惡魔,又像怪物。
發現恐慌與暴動,我開始狂奔,怪物一一注意到我的奔跑舉動,一隻、一隻的追上來,完蛋了...我被盯上了!
我加快速動,衝進地下道,看到對向道迎面而來的主婦,菜籃裡掉出魔笛!
我要撿魔笛,可是魔笛卻滾向了地下道另一頭,我的視線隨著魔笛望去,回頭看著怪物即將追上來,我再次狂衝。
望著地上滾動的魔笛,真希望地面不要這麼傾斜....我揪著心直到看到一隻長滿皺紋的老人手撿起魔笛,是我每天經過地下道都會看到的那個老乞丐,是那個魔笛一開始的擁有者。
我喘著氣,伸出手說:
「快、快把魔笛給我!我被那三隻怪物盯上了」
「你知道後面追著你的是什麼嗎?」老乞丐低著頭,在他滿頭白髮與髒汙破爛衣服包覆的老人身軀,我始終看不到他的臉....
「就是怪物啊,你快點給我,我快被咬死了」我也顧不上禮貌了,生死一瞬間啊...
「不是......」雖然是老乞丐,但是聲音卻穩定,無懼怕也無遲疑。
「不然是什麼!」我氣急敗壞地大吼
「那是你的慾望。」

 


---
然後我就夢醒了,對這就是我的夢境。夢因為那陣子,我太想要買靴子了,可是我一直克制著這個慾望。
其實也不能說克制,而是我一直再找好的靴子、CP值高的靴子,我想買,可是總覺得還可以找到更好的...明明收入並不寬裕,還想買有品牌的....
每天下班就是刷網拍看靴子,直到做了這個夢,起床後再也不想買東西了。
每當心中有購物慾望時,也會想這個夢,警惕自己。慾望控制得當是美女,控制不好是魔鬼,可以吞噬掉生活的一切。
謝謝夢帶給我的警示,謝謝我的朋友鼓勵我,
於是我把它寫出來,和大家分享。
 
故事於2020/12/23於探路客已分享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生很有趣,以前我很常被指示著說要怎麼做怎麼做,很常被拿來比較。過得很不快樂。

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身邊多很多很多人,叫我做自己的人,真心希望自己可以快樂的人。

 

這是不是一種迴向呢? 這不是在自誇,但在現在這個階段之前,

我真的很常鼓勵別人做自己,也非常希望別人可以成功,並真心支持別人走自己想做的事情,完成夢想。

 

最近,我突然覺得這是一種善的回報。

前幾天和學姊聊天,學姐也有提到,善良的人久而久之被吸引過來身邊的就會是善良的人。

物以類聚大概就是這樣吧。不是一時的,而是要拉很長的觀察期,然後你回首望向過去十年,突然人事已非。

雖然說不同階段的朋友本來就會是過客居多,但真的跟你非常長遠的走下來的那些朋友就會是你的人生精華。

久而久之關注自己的人,所吸引的朋友精華可能就自主性比較高,顧慮別人的人就會吸引到也會顧慮別人的朋友。

久了你的朋友就大概是這樣的風格,可能有你喜歡的優點,也會有讓你困擾的缺點。

undefined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圖源來自pixabay)

我常常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善,慶幸自己身邊的朋友不多,但每個人都有善良心和不同的面相。

前陣子有一本書非常有名: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

學生時期的自己可能不懂,但出社會後就非常了解,只是拿捏很難。

現階段的我身邊多了一些開始鼓勵我勇敢做自己的朋友們,是不是以前我常鼓勵別人,終於輪到我被鼓勵了?

忍不住地這樣想後,就突然覺得自己很幸福,也很感動,很謝謝老天的安排。

 

雖然我也不是沒自信到心情非常低落需要被鼓勵,但是當局者迷,可能就是很容易因為一些事情的走向而想說繼續做自己好嗎?

這時候就有人會說做你自己就好,謝謝那些拉我一把的人,特別是我老公。

 

最近偶爾會看日本男公關-羅蘭的Youtuber影片,其中一支QA有提到,類似是因為不知道這樣做對未來好不好,

所以不敢向前。羅蘭就提到但是 未來如果清晰可見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。

因為你完全看清楚自己的未來了,你的人生就是這樣了,已經被定案了...

然而,還好未來是模糊不清的,正因為未來模糊不清,我們才可以更勇敢的去創造與突破。

 

哇,這樣反向的思考真的很棒,我們常常陷入一個自己的思想循環,看到別人可以提出完全不同的觀點打破自己的牛角尖真的很舒暢。

所以雖然對未來仍有迷惘,但是也不要恐懼,要相信自己,自己的價值觀所做的決定。

就算最後結果再怎麼糟,都好過別人幫你做決定。至少你自己的決定不會有遺憾。
 

 

文章標籤

桑妮亞So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